close

 

2020機車環島騎旅暨步道探索 Day 3 宜蘭南山部落--大禹嶺

梁華傑&謝孟玲

202063

本日騎距離行78.1公里,三日合計338.3公里

位於僻遠山區的南山部落,早餐沒有好選擇,也不需要花時間去選擇,今日早餐所以選定在「莎韶民宿」斜對面的雜貨店買了熱包子,並買了今日中午的行動糧--粽子(天氣熱不容易壞,且吃的飽),立馬轉到隔壁的「全家便利商店」買了兩杯咖啡,在「全家便利商店」內吃早餐。

IMG_20200603_071550.jpg

這就是我們機車環島的簡單早餐

去過南山部落的人都知道這裡有很多蒼蠅,是長期種高山高麗菜大量使用鷄糞當肥料,且長年使用化學農藥的結果,雖然賺了很多銀子但壞了環境,這種傷害不知要多少歲月才能復原。在「全家便利商店」內吃早餐,室內雖然還是有少數蒼蠅(以都巿人觀點言是很多),但可以避開大量蒼蠅的干擾,比較衛生一點,心情也比較好一點。

今天的騎行目標是「大禹嶺」,由於是山區騎行確保油料安全,用過早餐後去南山部落的中油加油站加滿油再出發,那知騎到這家加油站時才發現要到八點才開始營業,會在山區繞騎那些地方還不知道,為確保不在山區騎行肇生抛油錨情事,只好等到八點開門加滿油再出發。

IMG_20200603_074916.jpg

在南山部隊中油加油站排隊加油中

南山部落中油加油站雖位處偏僻山區,但上班時間蠻準時的,八點一到就開始供油出售,由於排在首位,沒有耽誤太多時間。出發後首先騎到「阿爸的山」露營小屋前的觀景平台(應該是開沒多久的露營區),此處居高臨下,可由此眺望整個南山部落的山谷景觀,是很棒的觀景點;如果是採露營模式的車友,也可以考慮夜宿此處,可盡享觀山、觀景、觀夜空繁星。

IMG_20200603_081214.jpg

在「阿爸的山」露營小屋前觀景平台眺望山谷中的南山部落

IMG_20200603_081225.jpg

另一個角度的南山部落山谷眺望,放眼望去都是種植高麗菜,環境的衝擊到底有多大?

IMG_20200603_081306.jpg

「阿爸的山」露營小屋前觀景平台憑欄眺望處

IMG_20200603_081329.jpg

才早上八點多,熾烈的陽光已照得眼睛快張不開

IMG_20200603_081747.jpg

「阿爸的山」露營區--整個山頭都是他的露營區及露營小木屋

賞完景,續往「思源啞口」騎行,蜿蜒公路進入越嶺爬坡路段,幾度回頭彎、髮夾彎後抵達45K處的「思源埡口」指標,續行不遠的右側路旁有座涼亭,亭內立有一塊中橫公路宜蘭支線工程紀念碑,記述著「宜蘭支線1(興建於民441月,民483月竣工,全長111公里)」的興建工程始末。石碑背面,有民國五十年八月時任台灣省政府主席周至柔將軍所題的「飲水思源」,這就是「思源埡口(舊稱埤亞南鞍部)(日據時命名)」的由來。這裡是台中巿與宜蘭縣交界點,海拔1948公尺,也是蘭陽溪的源頭,為南湖大山支脈與桃山支脈交會的最低鞍部,經常雲霧飄渺,尤其下午時分,霧氣更明顯。雖然我們是機車旅行,來到這裡才早上不到九點,就算是慢()旅行,但仍只是過客,不太可能停留到下午,故而無緣享受雲霧飄渺的山中靈氣。

思源啞口%26;紀念埤.jpg

思源埡口涼亭(中間照片)&紀念碑-- 台灣省政府主席周至柔將軍題的「飲水思源」(右邊照片)及台7甲線興建記載(左邊照片)

「埡口」是指兩山間的「鞍部」,地勢較低,翻越相對較為容易,道路多選擇鞍部越嶺。「思源埡口」位於宜蘭縣大同鄉邊境,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間的鞍部,也是蘭陽溪與大甲溪兩大水系分水嶺。我們在「思源埡口」涼亭休息一會兒,並從涼亭附近俯瞰蘭陽溪穿流於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群山間,以及眺望埤亞南部落所在的河階台地。

IMG_20200603_084214.jpg

我與飲水思源亭

IMG_20200603_084254.jpg

由飲水思源亭眺望的南山(埤亞南)部落河階山谷地形

從「思源埡口」涼亭續前行約500公尺(45.6K的思源派出所站牌),此處就是宜蘭縣與台中市分界處,右側山區有條小河(羅葉尾溪)流來,是大甲溪源頭之一,由站牌右側小土石路進入約一百多公尺,就是「思源派出所」及「羅葉尾溪」的溪岸。「思源派出所」已走入歷史,徒留空蕩建築物。昔日的「埤亞南鞍部」,今日的「思源埡口」,都有濃郁的歷史氛圍,如果你不想跟我們一樣去踏訪羅葉尾溪,路過此處時,不妨在思源派出所前稍為駐足,懷想這裡的歷史。今天騎旅來到「思源埡口」,不只是懷想歷史,主要是踏訪「羅葉尾溪」的「台灣櫻花鉤吻鮭」,並順訪「思源派出所(前身為日據時期的埤亞南鞍部警官駐在所)」。

IMG_20200603_085304.jpg

柵門旁邊的羅葉尾溪護魚公告

埡口的思源派出所.jpg

遠觀與近看的思源派出所現況

「羅葉尾溪」是大甲溪最上游的支流之一,民98年雪霸國家公園與南山部落(埤亞南部落)共同在羅葉尾溪流放台灣櫻花鉤吻鮭,復育成功;南山部落也成立了保育巡守隊沿溪守護,羅葉尾溪的櫻花鉤吻鮭生態成為部落吸引遊客的景點--泰雅族部落導覽員帶領遊客深入羅葉尾溪尋訪櫻花鉤吻鮭。「羅葉尾溪櫻花鉤吻鮭保護區」位於台745.6K的思源派出所附近。我們機車停在思源派出所入口柵門前空地,從小土石路走進去,思源派出所座落於土石路右前方,左側有一小溪流,就是羅葉尾溪。

IMG_20200603_084846.jpg

我們機車騎進小土石路停放柵欄門處,後方護魚告告左側有條小路,可以走到羅葉尾溪

IMG_20200603_084823_1.jpg

進入羅葉尾溪生態護魚區及思源派出所的柵欄門

柵門左側有一小路可通往羅葉尾溪的溪岸,這裡原本可沿羅葉尾溪畔溯行,但遭山洪衝毀路基,現無法步行。我們回到柵門續往裡行,不遠處有一右岔路,係通往思源派出所,我們先取直行,約一百多公尺即抵土石路盡頭,立有導覽解說牌--羅葉尾溪櫻花鉤吻櫻保護區,並記述雪霸國家公園與埤亞南部落共同在羅葉尾溪流放櫻花鉤吻鮭的經過:

『大甲溪上游原是台灣櫻花鉤吻鮭的歷史棲地,櫻花鉤吻鮭原名「斯茂拉鱒(Saramao masu)」,分佈於大甲溪上游各個溪流,日據時日本人於斯茂拉社(今梨山)附近大甲溪溪流發現,因而得名,後因過度濫捕及棲息環境遭到破壞而瀕臨絕跡,後經護魚、復魚而成為國寶魚,主要棲息於七家灣溪保護區內,近年來再經放流復育,蹤跡已重新出現於大甲溪上游的部份溪流,羅葉尾溪即為其中之一。』

從導覽牌走往溪邊(從崗哨右側進入)步行不到一分鐘即抵羅葉尾溪,溪水淙淙、清澈見底,環境幽雅,海拔將近2000公尺的溪水是冰涼的。越過溪流後,林間搭有一座簡易帳蓬,應是護溪巡守的據點。沿著溪畔小徑前行,再行越溪往上游溪邊小徑,一路走到天然步道的盡頭,我們沿溪留意溪流中有無櫻花鉤吻鮭蹤影,可惜來回探尋,都不見任何魚兒蹤跡。儘管在羅葉尾溪尋覓不到櫻花鉤吻鮭的蹤影,仍覺不虛此行,漫步羅葉尾溪溪畔,靜觀流水,幽靜環境,宛如身處桃花源祕境。

IMG_20200603_085736.jpg

小土石路盡頭--崗哨在左側;崗哨右側就是進入羅葉尾溪的小徑

IMG_20200603_085814.jpg

小土石路盡頭--告示板記錄著:98年雪霸國家公園與南山部落(埤亞南部落)共同在羅葉尾溪流放台灣櫻花鉤吻鮭

IMG_20200603_090024.jpg

越過羅葉尾溪的小木橋

IMG_20200603_090049.jpg

清澈冰涼的羅葉尾溪

IMG_20200603_090145.jpg

南山部落導覽暨護魚巡護人員搭建的簡易的棚子

IMG_20200603_091002.jpg

垂掛枝頭的松蘿--羅葉尾溪溪畔兩側的樹上幾乎掛了松蘿 

IMG_20200603_091202.jpg

羅葉尾溪冰涼溪水

IMG_20200603_091309.jpg

滿布松蘿林蔭下的羅葉尾溪,流著潺潺溪水

IMG_20200603_092337.jpg

就地取材所架設的越溪獨木橋

IMG_20200603_092548.jpg

羅葉尾溪的綠意盎然&清澈溪水

IMG_20200603_093008.jpg

立於大石上賞羅葉尾溪的溪景、山景,可惜無緣見到櫻花鉤吻鮭

IMG_20200603_093056.jpg

這裡是羅葉尾溪能走的最盡頭,再往前行都是原始溪畔與林相,因非著登山裝備,安全起見,只探訪到此

IMG_20200603_094903.jpg

羅葉尾溪沿途原始森林山徑,松蘿垂掛樹上,彷彿置身侏羅紀公園

走訪完櫻花鉤吻鮭的羅葉尾溪護魚步道及思源派出所後,續往前騎行,約1010分由宜蘭地境跨入台中地境,這裡有意象造形的地景藝術裝置,特意停下來留影,代表這回的機車騎旅暨步道探索將邁入另一地境--台中梨山。

宜蘭-台中地界的地景藝術.jpg

宜蘭縣與台中巿地界上的地景藝術裝置

再往前騎行不久即來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南湖大山登山口」,很多爬南湖大山的山友都會在這裡都留下深刻印象,因為爬「南湖大山」都要從這裡入山起走,而「南湖大山」是爬山人很嚮往的一座山,不管你有沒有完成百岳的夢想,都會想來爬一回「南湖大山」。

投影片1.JPG

南湖大山登山口--多少山界英雄好漢都在此留下身影

投影片2.JPG

南湖山區相關時程與地理關係

離開「南湖大山登山口」往前騎行來到,進入「環山部落」有一小7,我們在此小休息一下,上了二樓透過玻璃窗眺望整個「環山部落」的山光風景,隨後即下切騎進「環山部落」,一路下切騎到「司界蘭溪吊橋」陡降坡前的指標,看見吊橋旁的希瑪農莊主人在陡坡鞍部上立了警示牌--「沒有四輪傳動勿下行」,深怕機車騎下去騎不上來,故停在這狹小鞍部上,改採步行走下「司界蘭溪吊橋2」,並走過「司界蘭溪吊橋」,踏入「志佳陽大山」登山口(也是登雪山的舊登山口--武陵農場雪山東峰登山口未開闢前)走了一小段,過過乾隱,這裡的高山景緻,有山有水,真是美極了。

IMG_20200603_122052.jpg

進入環山部落就會看到這家小7,樓上有整片玻璃窗可以眺望整個環山部隊

IMG_20200603_112717.jpg

希瑪農莊立的警示標語,我們機車就停在這個狹窄鞍部上

IMG_20200603_113141.jpg

四季蘭溪吊橋旁的希瑪農莊,也有房間餔位可以住宿

IMG_20200603_113232.jpg

四季蘭溪吊橋

IMG_20200603_113443.jpg

站在四季蘭溪吊橋上眺望山景、溪水,景色真是美不勝收

四季蘭溪吊橋.jpg

四季蘭溪吊橋的不同角度

 

志佳陽大山%26;雪山登山口.jpg

過四季蘭溪吊橋後的志佳陽大山&雪山登山口

眺望司界蘭溪.jpg

眺望四季蘭溪&橫跨兩山間四季蘭溪吊橋

環山部隊的各種圖騰地景.jpg

環山部落中的各種圖騰地景藝術裝置

環山部落.jpg

騎行在環山部隊

依依不捨離開「環山部落」續向前騎行,來到了「清泉橋」,位於台7甲線65公里處的紅色「舊清泉橋」,現已成為一座景觀橋,於民國4343日完工,橋名是紀念在「徐蚌會戰」陣亡的「邱清泉」上將;此處剛好是南湖溪與合歡溪的匯流處,也是七三O林道的入口,中央山脈北二段O型縱走(行經閂山鈴鳴山無明山甘薯峰)的起點與終點,站在「清泉橋」上俯瞰所見林相景觀,自然且原始,清風徐來,山泉湧現,令人心曠神怡。

IMG_20200603_122811.jpg

紅色的清泉橋--現在已成為一座景觀橋,靜靜地座落在南湖溪與合歡溪的匯流處

IMG_20200603_123009.jpg

我在清泉橋上賞景--觀山觀水

IMG_20200603_123222.jpg

新舊併立的兩座清泉橋

IMG_20200603_122859.jpg

由清泉橋上俯瞰所見的林相景觀,自然且原始

離開「清泉橋」續往梨山方向騎行,途中有幾處眺望大甲溪上游的180°迴頭彎絕美山、溪景色,尤其大甲溪上游揮灑出美麗的迴頭彎,渾然天成的壯闊美景,真是絕美,除了你是徒步旅行,機車騎旅或開車旅遊由於速度及彎曲山路關係,很難看到這般美景。我們的機車環島騎旅,就是慢行暫停賞景與停下來探索未曾走過的步道,因而在沿途看到了一些開車旅遊而未能看到的美景,驚覺台灣的美根本就是世界級的,真是應了一句話:走遍世界的千山萬水,還是故鄉的月最美。

IMG_20200603_123703.jpg

大甲溪上游180°迴頭彎絕美山、溪景色(一)

IMG_20200603_124449.jpg

大甲溪上游180°迴頭彎, 渾然天成的壯闊,真是絕美景色(二)

IMG_20200603_124835.jpg

大甲溪上游180°迴頭彎,大自然揮灑出的絕美山、溪景色(三)

IMG_20200603_125036.jpg

這裡是位松茂部落的已故歌手張雨生的故鄉--大概很多年輕人都不認識這個高音歌手了

再往前騎行不久就到了梨山,我們在梨山管理處旁的全家便利商店稍事休息並吃午餐,今天的午餐是在南山部落雜貨店買的二顆粽子,以及一杯咖啡。休息與補充能量後,我們就往梨山賓館後方的步道--希利克步道探索去。

IMG_20200603_130300.jpg

觀光局的梨山管理站

IMG_20200603_130607_1.jpg

梨山的全家便利商店--我們就在店前樹下的桌椅吃午餐(行動糧--肉粽)

IMG_20200603_134212.jpg

梨山地景藝術裝置--這裡的海拔已1956公尺,夏天來這裡是很清涼的,但要注意高山幅射

IMG_20200603_134232.jpg

進入梨山會先看到這裡,有全家便利商店、郵局、中華電信--車停在這裡比較安全

IMG_20200603_134731.jpg

梨山賓館--想來這裡住一晚嗎?我想用露營的方式會比較愜意

IMG_20200603_135355.jpg

登上觀景涼亭向下眺望梨山賓館

IMG_20200603_140053.jpg

希利克步道即由右側路往上走後取左行,即可見到入口

「希利克步道」在「梨山賓館」停車場後方,步道長600公尺,步道前段人工杉木造林,拾階而上,漸轉為原始森林,途中有二座繩橋,終點有座「攬勝亭」,登亭可眺望前方大氣恢宏的「雪劍山脈」,以及台灣第二高峰「雪山主峰」,單程約1小時,由於高海拔的氣候宜人,走賞其間,十分舒適,簡單卻能盡攬美景。

「希利克(Siliq)」是泰雅語,意思是「繡眼畫眉」,是占卜靈鳥。「希利克步道」穿梭於綠蔭之中,在蟲鳴鳥叫聲中欣賞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接近勇士營地前有二座繩索吊橋,搖晃提膽間漫行其上,也是一種山林享受,經過果園後到達勇士營地,占地寬廣的勇士營地,設有傳統獵寮,陳列許多泰雅族人在梨山的生活舊照,以及如何利用先民智慧過生活,是十分珍貴的歷史照片;穿越營地後前行即是「攬勝樓」,登樓眺遠,可飽覽雪山山脈,矗立眼前的傲人松樹與雪山主峰相揮映,登高攬古松、高山勝景,很值得!

IMG_20200603_140725.jpg

沿著指標走就會走到希利克步道的入口

IMG_20200603_140750.jpg

在希利克步道入口前有一座尋梅園--各末春初時節來應可賞梅花吧!

IMG_20200603_140840.jpg

過尋梅園會看到一座水池,池邊上立一石碑,上題有兩行字:雲來雲去遠近山,水深水淺東西濺,意境就自己去禪悟了

IMG_20200603_140920.jpg

這個階梯就是希利克步道的入口了

IMG_20200603_140936.jpg

希利克步道及其支線的導覽圖--我們就多走了一條年久失修的步道,循腰繞路行,最後由全家便利商店這一側下山,不過荒草埋沒路徑,要走的話,要有越野能力及心理上的準備

IMG_20200603_141823.jpg

希利克步道的路況及人造杉木林

IMG_20200603_141852.jpg

走在希利克步道的人造杉木林中,幾乎照不到太陽,夏日行來十分涼爽

IMG_20200603_142256.jpg

一頭高一頭低的繩橋,還頗有長度

IMG_20200603_142318.jpg

一頭高一頭低的繩橋,這座比較長,限2人通行,走來搖晃,但蠻好玩的!

IMG_20200603_142450.jpg

這個角度看起來沒那麼可怕了,事實上橋面還蠻寛的

IMG_20200603_142748.jpg

再往前走的第二座索橋比較短

IMG_20200603_142806.jpg

過了第二座較短的索橋,就可眺望到不遠處的勇士營地,遠方峽谷就是大甲溪山谷

IMG_20200603_142822.jpg

站在索橋上照張相,頗有意境的

IMG_20200603_143115.jpg

遠眺散落梨山的屋舍

IMG_20200603_143219.jpg

勇士營地陳列許多泰雅族先民智慧的生活照,很有歷史價值

IMG_20200603_143244_1.jpg

泰雅族的簡勿棚居

IMG_20200603_143341.jpg

泰雅族的勇士營地,訴說著過往的先民智慧和悲歌--日據時代被欺凌的血淚

IMG_20200603_143632.jpg

攬勝亭--走上這條步道就要走到攬勝亭來眺望大甲溪上的德基水庫、雪山主峰稜線

IMG_20200603_143715.jpg

攬勝亭另一側階梯

IMG_20200603_143826.jpg

在攬勝亭遠眺德基水庫,靜靜淌洋在兩山之間

IMG_20200603_143925.jpg

遠眺雪山主峰稜線

IMG_20200603_151512.jpg

下方屋宇就是梨山賓館及遠方的雪山山景

IMG_20200603_151917.jpg

我們由此走入另一廢棄已久的步道,看遺留的路跡應可再重新整理,讓這條步道更加完善,也可以環繞梨山賓館後山,更有意義

IMG_20200603_151927.jpg

廢棄步道的路況,看起還不錯,請有關當局認真整理一下!

IMG_20200603_151953.jpg

廢棄步道的路況,看起還不錯,請有關當局認真整理一下,為梨山創造更美好的遠景--留宿梨山的遊人有更多的步道走踏漫步

IMG_20200603_152220.jpg

廢棄步道的路況,看起還不錯,只是茅草旺了點,那是沒有整理的關係,請有關當局認真整理一下吧!

IMG_20200603_152353.jpg

梨山全家便利商店上方的涼亭,多有詩情畫意啊,有關當局為什麼不整理一下呢?

IMG_20200603_152337.jpg

梨山全家便利商店上方涼亭向下眺望的景象

IMG_20200603_152755.jpg

遠眺山彎那邊的梨山街上房舍

IMG_20200603_153010.jpg

走完步道再回到梨山賓館前已下午三點半了

IMG_20200603_153127.jpg

梨山賓館前的國旗和蔣公銅像

離開梨山時已將近下午四點,續向「大禹嶺」方向騎行,不久即覺涼意且冷,加上機車速度的風寒效應,雖有太陽但行經樹蔭時則倍覺寒意,只好停車穿上風衣加套上雨衣來禦寒。「合歡山隧道」為開闢中橫公路時所興建,位於花蓮縣與南投縣交界:東口屬秀林鄉;西口為仁愛鄉,隧道長184公尺,寬4.2公尺,高4.2公尺,因東口(花蓮端)夾有砂石較西口地質破碎且不穩定,隧道(梨山方向)西邊的岩層較堅實,東邊(花蓮方向)的岩層較為破碎,目前是台灣唯一還留有木襯砌遺構的隧道。

IMG_20200603_154547.jpg

向前騎行約十分鐘,過了梨山街上回首眺望梨山賓館景況--很多人喜歡來這裡,但卻越來越少人理解這裡的歷史了(深度旅遊V.S.淺碟遊覽)

IMG_20200603_154559.jpg

另一回望梨山的角度--大甲溪靜靜地流經南湖群山,及被午後雲層遮蔽的雪山主峰

IMG_20200603_165905.jpg

目前台灣唯一留有木襯砌遺構的隧道--合觀山隧道

「大禹嶺」位於花蓮、台中、南投三縣交會處,是中橫公路的最高點,海拔2565公尺;「大禹嶺」舊名為「合歡啞口」,名稱起於中橫公路施工時期是以徒手開鑿,因地質、技術問題與地形險要,難度不亞於大禹治水為比喻,蔣經國總統來視察工程更名「大禹嶺」。

我們一路由梨山騎過來,途中有一處坍方很厲害的地方,仍在施工搶修,通過這裡雖有單向交通管制,山壁上有蜘蛛人吊掛施工,也有落石瞭望人員在觀察,以警告通過的人車安全,但自身安全還是要自顧,既然要以不同方式四處旅行及雲遊四海,學會如何觀察落石的徵兆,是自保的第一步,我騎到了安全地方停下來仔細觀察落石瞭望人員的觀察和預警通報,很傳統、很人工,必須盯著山壁上一直看、一直聽,當有任何聲音出現時就要發出警告訊號並採取回避動作,因為等到看到掉下來的石頭時已經來不及採取躱避動作了。下次若遇到坍塌地方要通過,先觀察、安靜聽音辨認、安靜快速通過,我想無其他法門了。←送給閱讀與支持我部落格文章的朋友之無價禮物!

過了坍塌路段後,路比較好騎了,因為好騎速度也變快了,有多快?也才時速30~40公里而已,騎行在有很多山影和樹蔭的路段上,卻風寒效應而寒氣逼人,只好停下來穿上風衣右雨衣來擋風禦寒,多年爬山的經驗,只要阻擋寒風貫入身體,身體温度就不會被風帶走,就能保温或大幅降低失温的速度,這就是為什麼陽光普照沒有下雨卻穿上雨衣的原因。←再送給閱讀與支持我部落格文章的朋友的另一無價禮物!

IMG_20200603_165956.jpg

騎到合觀山隧道西口了,這裡也是820林道登畢祿山的入口,爬百岳的人應該都不陌生

IMG_20200603_170012.jpg

隧道左側有一巨石雕了「合觀山隧道」五個大字--看我穿雨衣,其實沒有下雨,是從梨山一路騎行過來的風寋效應很冷,穿了風衣又再加上雨衣來禦寒

IMG_20200603_170119.jpg

通往畢祿山的820林道入口--很有印象與記憶的一條林道,因為來爬畢祿、羊頭一定會留下深刻印象

IMG_20200603_170138.jpg

合觀山隧道口通往畢祿山的820林道,要走11.11公里的林道才會到畢祿山登山步道

IMG_20200603_170330.jpg

合歡山隧道只能單向通行,請大家要遵守號誌通行--站在西口就能看到東口的亮光

IMG_20200603_170603.jpg

穿過合觀山隧道取左行就到了大禹嶺

  穿過「合歡山隧道」就到了「大禹嶺(合歡啞口)」,取走行不遠處的「雪鏈驛站」就是今天的騎行目的,也是今晚的住宿點。這裡本來有很多家供住宿與簡單餐食的山店,因為是違建的關係,遭林務局拆除了,也因為這樣造成來這的旅人很多不方便,目前還有兩處可以住宿,只是必須自備餐食,因為住宿點只提供泡麵服務了。我們的旅行已養成習慣,也是登爬高山養成的習慣,都會自帶一或二餐的行動糧以防萬一,因此住在這沒有任何飲食小店的地方,也是安之如飴。

  下午五點多到入住時,只有我們夫妻倆,以為又是包棟了,但到了稍晚八點多時,有一小隊登山隊伍住進來,但這支小型登山隊伍很安靜,講話很小聲,輕聲輕語,很尊重山屋他人的安靜,這樣的登山客才是讓人歡迎與受人尊重的登山人!

IMG_20200604_072953.jpg

我們今天的住宿點--雪鏈驛站,我們可是住雅房哦!

#阿爸的山觀景

#思源啞口

#羅葉尾溪護魚步道探索

#思源派出所

#跨入台中和平區

#環山部落

#四季蘭溪吊橋$志佳陽山&雪山登山口

#清泉橋

#梨山$希利克步道&梨山賓館生態環保步道

#合歡山隧道&820林道入口(登畢碌山)

#夜宿大禹嶺雪鏈驛站

1:日據時期大正9(西元1920),日本政府沿濁水溪(蘭陽溪舊稱)溪岸開闢埤亞南越嶺警備道,越過埤亞南鞍部,經志佳陽(今環山部落),通往松嶺(今福壽山農場),即今日中橫公路宜蘭支線的前身。

2:「司界蘭溪」原名「四季郎溪」,又名「蘇七蘭溪(Skilan)」,流貫志佳陽大山與大劍山間,流長約九公里,「司界蘭溪吊橋」為「志佳陽大山」的登山口,在武陵農場雪山東峰登山口尚未開闢前,此為雪山的登山口,從此上雪山約為12.5公里。

 

arrow
arrow

    梁華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