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0機車環島騎旅暨步道探索 Day 2 宜蘭頭城--太平山--南山部落

梁華傑&謝孟玲

202062

本日騎距離行165.22公,二日合計260.2公里

IMG_20200602_102229.jpg

今天騎行遊賞及步道探索的主要目標改為「太平山」,騎行海線調整為騎行山線(計畫永遠跟不上變化,但心中總有那把尺-騎行構想,故不管如何變化,都在整體架構上),由於距離比較遠,因之一早起床,為善用時間,不到七點就出發,於騎行途中找地方買早餐中午的行動糧後,繼續往前騎行找家小7吃早餐。這樣行動的流程,也是多年來旅行的經驗累積,去(2019)年9月去西班牙走「朝聖之路--法國之路」時,幾乎也是採用這種行動流程模式,善用晨間的清新涼爽行動舒服很多,且能避開人潮、車潮。

我們騎行到壯圍,看到路邊有家小7,就停車進入買了兩杯咖啡,坐在小7內享受早餐並討論今日的細部行程,再次確認今天的騎行路線及預期投宿點,早餐後即向「太平山」方向騎行挺進。

IMG_20200602_075021.jpg

環島騎旅暨步道探索在小7早餐後展開--因為大多數早餐店都沒有冷氣且人多悶熱,本於防疫安全距離,買早餐到小7喝咖啡,在安靜清涼環境享受晨間早餐

IMG_20200602_091501.jpg

騎經宜蘭大同鄉的源泰商號,很有原住民特色的雜貨店

IMG_20200602_091601.jpg

騎了一個多小時了,停在大同鄉源泰商唬對面的樹蔭下稍事休息,活動一下筋骨--這是確保機車旅行不會腰酸背痛的不二法門

IMG_20200602_092806.jpg

這裡是宜蘭大同鄉松羅步道的入口,多年前參與【台北百岳挺進隊】的登山活動,曾來走過這條步道,是很不錯的一條步道

  約0940時,我們騎到了「牛鬥大橋」前,遇到交通管制,原來前方路邊的山坡地坍塌,正在進行工程修護,為了讓用路人安全、工程安全及工程可趕進度,進行了準點單向放行一次的交通管制,在這裡約被遲滯了20分鐘左右,在10點左右放行通過,續向太平山方向騎行。

IMG_20200602_094026.jpg

騎到牛鬥大橋前遇到整點放行的交通管制

IMG_20200602_100140.jpg

大同鄉英士部落的入口

  進入太平山的地界後,我們在「土場火車站」停留走訪,這就是我們旅行的目的--探訪曾經經過卻不曾駐足靜心走賞的地方,因為台灣雖然小,卻有很多很美而不為人注意的歷史痕跡。「土場」是「太平山」的出入門戶,「土場」是林業用語中的木材聚集地或卸材場地,過去是太平山木材轉運站,也是平地森林火車的起點,旁邊停車場則為過去卸材場,現在已將過去的「土場火車站重新整修併同周圍規劃為土場森鐵紀念站公園,現地展示中華號列車羅東林鐵1蒸汽火車,讓往日奔馳蘭陽平原的英雄,停放在往日風光起駛的位置,讓人回想起過往的歷史。

IMG_20200602_102324.jpg

太平山的土場車站

IMG_20200602_102741.jpg

太平山的土場車站

IMG_20200602_102811.jpg

太平山的土場車站--滄海桑田,人事已非,空留往昔車站遺跡和展示車廂

IMG_20200602_103211.jpg

過了土場後的多望大橋,雖然不是很有特色,但有一種感覺

探訪完「土場車站」後續前行約一公里多,抵達「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土場收費站」(太平林道2.3K)。買了門票(150)和機車停車費(50)進入,太平林道盤山而上,抵太平林道4.2K處取右行是往「鳩之澤溫泉」,因前二波梅雨造成坍塌而暫停開放,留待下回再來探訪裡面的「鳩之澤自然步道」。

續行至太平林道7K處的「太平山遊客中心」,往昔這裡是「鳩之澤森林索道」的發送點,因位於鳩之澤、蘭台間,所以稱為「中間」, 民國85年成為「太平山遊客中心」。續騎行至太平林道14.5K處,路旁有一棵巨大樹木稱為「白嶺巨木」,海拔已有1450公尺, 這棵巨樹是紅檜,樹齡已有2500年,高30公尺,樹圍9.4公尺,約六個成人才能合抱,是白嶺的地標。這樣有年齡和歷史的樹通常都稱為「神木」,不知道這棵樹為什麼叫「巨木」。「白嶺巨木」雖然是太平林道上的顯目地標,卻很少遊人會停下駐足觀賞,入寶山過而不停,真是可惜啊!

 

IMG_20200602_110108.jpg

白嶺巨木--應該讓這棵巨樹升格為神木吧!

IMG_20200602_110126.jpg

生機盎然的白嶺巨木--騎到白嶺巨木已11點了,雖近中午,但山上清涼讓人十分舒服

原本的行程規劃是在進入太平山後,先去走「見晴步道」,完走後再往前騎行到「翠峰湖」,但經評估天氣狀況及時間因素後,改變了行程順序,我們直接騎到的「翠峰湖環湖步道」西入口,先走3.95公里的「翠峰湖環湖步道」,然騎行到「翠峰湖環湖步道」西入口時已中午12點,為防午後起霧變天,把握時間直接起走環湖步道,午餐係食用行動糧,也是邊走邊吃,這就是夫妻倆人旅行的權變好處。位於太平林道約25K翠峰湖檢查哨,取左直行就進入翠峰景觀道路,續騎行15.5公里,就抵達翠峰湖環山步道西入口。路旁設有小型停車場可以停車。

IMG_20200602_112516.jpg

在進入翠峰湖景觀道前的檢查站,以原木製作的地景景觀--翠峰景觀道路

IMG_20200602_112433.jpg

翠峰湖景觀道檢查哨旁的資訊中心,有些簡單說明資訊

IMG_20200602_112450.jpg

IMG_20200602_112635.jpg

翠峰湖檢查哨--本來要在這裡辦理入山申請,山林開放後已不用申請辦理了

【太平山】有很多條步道,且步道都不長,各有特色與不同景緻,我們夫妻倆都很想走,因而變更計畫先走「翠峰湖環湖步道」,再依序走其他步道,下山路上再去走離出口最近的「見晴懷古步道」;然走完3.95公里的「翠峰湖環湖步道」出到步道東口時已下午兩點多,在分析其他步道的地形地勢與長度距離後,加上太平山已大起雲霧並飄霧雨,為安全計,決定不強走其他步道。

「翠峰湖環湖步道」西入口起登,前段為約200公尺長的枕木碎石子土階上坡路,隨即轉為平緩腰繞路,是昔日晴峰線運材鐵道整建而成的。由於起走時已然起霧,抵達第一處觀景平台,見不到翠峰湖身影,續前行也有一處見更佳展望點,可眺望翠峰湖、望洋山,因起霧關係,無緣相見。續前行至步道0.8K的「晴峰解說站」,旁邊山丘有座雙層觀湖平台。「晴峰解說站」是昔日晴峰線油庫改建,入內稍為觀看展示資訊,此地舊名為「晴峰」,故「翠峰湖」舊稱「晴峰湖」。過「晴峰解說站」,沿途有多處展望點可眺望翠峰湖,然在大霧朧罩下,無景可賞,卻寧靜詳和、浸涼,漫步其間,是種無價享受。

IMG_20200602_120931.jpg

起走「翠峰湖環山步道」時已過了中午12點 ​​​​--這個意象造型應該更結合原始林相,才具有特色​​

IMG_20200602_121352.jpg

「翠峰湖環山步道」的西入口,我們是從這端開始走的-西入口前段的步道狀況

IMG_20200602_122737.jpg

晴峰解說站

晴峰解說站內的資訊.jpg

晴峰解說站內的資訊

有人知道「翠峰湖環山步道」總共有少座木橋嗎?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也很少人會去注意,這問題跟登玉山主峰一樣,在走到排雲山莊前會經過幾座鋼橋?下次去走時,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IMG_20200602_122006.jpg

翠峰湖環山步道--第一號木橋

IMG_20200602_122318.jpg

翠峰湖環山步道--第二號木橋

IMG_20200602_122513.jpg

翠峰湖環山步道--第三號木橋

IMG_20200602_123947.jpg

翠峰湖環山步道--第四號木橋

IMG_20200602_124155.jpg

翠峰湖環山步道--第五號木橋

IMG_20200602_124412_1.jpg

翠峰湖環山步道--第六號木橋

IMG_20200602_124611.jpg

翠峰湖環山步道--第七號木橋

IMG_20200602_124807.jpg

翠峰湖環山步道--第八號木橋

IMG_20200602_125153.jpg

翠峰湖環山步道--第九號木橋

IMG_20200602_133009.jpg

翠峰湖環山步道--第十號木橋

過了八號木橋後,「翠峰湖環山步道」進入了森林,雲霧飄渺的湖景由森林景觀取代,步道變得較為起伏,原木鋪成的土階時而在林間上下,沿途伐林時期遺留下的檜木樹頭殘跡,在枯死的中空檜木中生長出來的二代木、三代木,形成一種特殊的森林景觀。此外,翠峰湖周邊山區雨量多、氣溫低、濕氣重,在森林地表形成苔原為主的生態景觀,屬於「奧陶紀苔原區」,林間鋪設長條木頭(類似獨木橋),提供人行走勿踩踏地面,就是要避免破壞苔原生態。

IMG_20200602_125222.jpg

IMG_20200602_125741.jpg

IMG_20200602_125406.jpg

IMG_20200602_125447.jpg

IMG_20200602_130740.jpg

IMG_20200602_134128.jpg

IMG_20200602_131556.jpg

IMG_20200602_130937.jpg

IMG_20200602_125508.jpg

IMG_20200602_131638.jpg

 

過十號木橋後,抵一處山頭開闊處的觀景平台,可以眺眺附近的白木林。白木林是自然或森林火災所造成的枯死檜木,由於高山氣溫低溫,微生物難以作用,樹木不易分解腐化,枯死檜木林經過風曬雨淋,樹皮剝落,軀幹白化,因而形成的白木林特殊景觀。

IMG_20200602_133346.jpg

軀幹白化的檜木(一)

IMG_20200602_133358.jpg

軀幹白化的檜木(二)

漫步過了白木林後,在2.6K2.9K間,是整片細瘦的杉林造林區,間雜著零星的巨大檜木及二代木,伐木後殘留下的殘根倒木及地面滿覆苔原,猶如綠地毯。過了2.9K,步道穿出森林,是單一樹種的人造林。此時山頭籠罩的山嵐霧靄,似有散開之勢,雲霧空隙穿出些陽光,含羞遮掩的翠峰湖終露出靜謚的湖鏡,倒映著天空與綠色森林。抵觀日平台,續走環山步道往東入口,步道變寬,平緩的碎石路面,原屬平元自然步道的一段,闢建翠峰湖環山步道,路線重疊,成為環山步道的一段。續往前步行約700公尺,來到3.6K的觀湖台,這是觀賞翠峰湖距離最近的位置,甚至有缺口可下翠峰湖,雲嵐散去,湖景乍現,忽焉又從眼前消失,由於不是假日,幾乎是我們夫妻倆共享這美麗景色。在此駐留了好些時間,才從觀湖台往東入口走,約300公尺的木棧道就出到東入口。

IMG_20200602_135040.jpg

「翠峰湖環山步道」下切到觀日平台

IMG_20200602_135247.jpg

觀日平台處也是「翠峰湖環山步道」3.0K,距東入口約一公里距離

IMG_20200602_140829.jpg

露出雲霧的翠峰湖,真是不負此行!

IMG_20200602_140857.jpg

破出重霧中的翠峰湖湖面天空與森林倒影(一)

IMG_20200602_141119.jpg

破出重霧中的翠峰湖湖面天空與森林倒影(二)

IMG_20200602_141242.jpg

破出重霧中的翠峰湖湖面天空與森林倒影(三)

IMG_20200602_141813.jpg

翠峰湖環山步道東入口

IMG_20200602_142241.jpg

望洋山步道入口--下回造詐要走的步道

IMG_20200602_142557.jpg

山毛欅步道--下回來訪時要走的步道

IMG_20200602_143036.jpg

翠峰山莊(一)--想來住嗎?多準備一點銀子

IMG_20200602_143609.jpg

翠峰山莊(二)--這就是由機車騎行轉為步道探索時的裝扮

IMG_20200602_150458.jpg

機車停放在西入口的路邊上--翠峰景觀道15.5K處

IMG_20200602_150557.jpg

下午3點走回到「翠湖環山步道」西入口取車--翠湖環山步道另一角度

走完「翠峰湖環山步道」回到機車停放處的翠峰湖景觀道15.5K處(西入口)已下午三點,評估時間已無足夠時間再去走其他步道,著眼於旅行安全,改為去探訪「山毛櫸國家步道口」、「望洋山步道口」及「翠峰山屋」,以為下回來訪的先期瞭解,隨後即往出口方向騎去,去走訪「太平山莊」、「蹦蹦車站」、「原始森林公園」、「太平詩路」,以及位於「太平山莊」階梯最高處的「鎮南宮」,走賞這些景點時常令人駐足留連,漫步其中享受山林之美,尤其遊客少,足以讓我們這對旅人擁抱享受這些美景與山中的詳和寧靜。

IMG_20200602_160657.jpg

太平山莊

IMG_20200602_161354.jpg

太平山莊廣場前的地標--太平山森林遊樂區

IMG_20200602_161642.jpg

 

IMG_20200602_164851.jpg

太平山原始森林公園入口

IMG_20200602_164926.jpg

太平山莊的小木屋--可以來住一晚但所費不資哦

IMG_20200602_165126.jpg

很有古意盎然的太平詩路

IMG_20200602_165240.jpg

太平詩路的木棧道

IMG_20200602_170722.jpg

太平山的蹦蹦車車站

IMG_20200602_170822.jpg

太平山的蹦蹦車

 

當我們走訪完前述的美麗景點,依依不捨地跨上機車往下山路騎去,並在下山途中探訪「見晴懷古步道口」,真的好美,比阿里山的特富野步道還漂亮,決定下回再來訪時要改採開車方式,並考慮用車泊(宿),爭取完整時間將此次未能走踏的步道群走完。

IMG_20200602_172307.jpg

見晴懷古步道的入口--比特富美古道還美

IMG_20200602_172433.jpg

見晴懷古步道的前段

由「見晴懷古步道入口」(太平林道23.3K)往太平山出口騎行過程,由「太平林道」24K起至6K間的路段,竟濃霧籠罩山路,又下著厚重霧雨,能見僅有5~10公尺,有些路段甚至不到5公尺的能見度,騎行速度必須放的很慢,非常難騎,出到太平山售票亭時已是晚上六點二十分,在售票口外稍事停留並休息平復一下緊繃的神組,同時開始打電話給「南山莎韶民宿」訂房,確認有房間可夜宿(民宿老闆被車撞了在台北就診治療沒有見到,由住隔壁的姐姐代為收取費用)。

IMG_20200602_182011.jpg

太平山收費站

訂妥宿點的房間後向南山部落方向騎行,一路騎行在暗黑且無路燈照明的台7甲線山路,由於路況不熟悉,且視線、能見度皆不佳,速度不敢騎快,好不容易在晚上七點半左右抵達了「南山莎韶民宿」。

確認了房間,安置好行李後,首要之務,即是外出覓食填飽肚子;但山城小村,晚上八點的這個時間,所有賣熱食的小吃店都已打洋,無一例外,還好民宿對面有間全家便利商店,晚餐只好吃全家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了,回到民宿後我又泡了碗泡麵(備用糧食),才算有吃飽的感覺,填飽肚子後就梳洗、寫遊記、上傳照片到FB分享一路追綜的親朋好友。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太平山林場」平均海拔2000公尺,屬中央山脈的北端,以南湖大山山系及三星山山系為主,包括給里洛山(2490公尺)、加羅山(2319公尺)、多加屯山(2793公尺)、大元山(1489公尺)等中級山。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則位於宜蘭縣境的大同鄉及南澳鄉,為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管轄,2011年起,區內餐飲、住宿、販賣部、溫泉及蹦蹦車等服務設施,從原本由羅東林管處職工福利會經營全面改為羅東林管處(公部門)直接經營,所有營收均入國庫。整個太平山區幅員廣大,面積廣達12,930公頃,包括土場、仁澤(鳩之澤)、中間、白嶺、太平山、茂興、翠峰湖等,林木蓊鬱,群山青翠,有溫泉、雲海、雪景、瀑布、湖泊等豐富景觀,以及瀰漫林間充滿芬多精與陰離子的清新空氣,是享受自然、森林浴和戶外活動的好場域。

#白嶺巨木

白嶺巨木是一株已經超過2500歲的紅檜,樹高約30公尺(約10層樓高),胸徑3.4公尺,胸圍9.4公尺,6個成人才能合抱,曾遭雷擊,樹體成中空狀,但四周的後生木質部仍堅實完好,由於樹木生長所需的水分是由木質部自根部向上輸送,光合作用所製造的養分是由樹皮內層的韌皮部向下輸送,所以巨木雖然中空,仍可藉後生木質部來維持生機,不斷生長。太平山曾經擁有豐富的紅檜、扁柏森林資源,但歷過六十幾年的伐木歲月後,如今所見的大多是人造林,白嶺巨木是少數倖存的紅檜巨木。

 #見晴懷古步道

太平山的每條步道都很美, 2015年外國在評全球最美28條小路時,「見晴懷古步道」是台灣唯一入選的步道,全長2.25公里,是當年太平山運輸木材的鐵路,後來這條廢棄的見晴線鐵道修建為天然步道,沿途路面是以生態工法施做,平坦十分好走;然2013年因颱風的多次摧毀,曾經只剩前段的600公尺開放,現在已修復開放了900公尺,未來會不會繼續修護,要看林務局的心態了。

「見晴懷古 步道」的「見晴」二字,緣於太平山即使是晴天也會起霧,當從山下上山,來到見晴這個地方剛好是脫離起霧的範圍,因此被稱之為「見晴」。

#翠峰湖&「翠峰湖環山步道」

「翠峰湖」海拔1840公尺,是台灣面積最大的高山湖泊,秋冬豐水期時,湖水面積廣達25公頃,春夏間則露出大片水草地,湖面呈葫蘆型。「翠峰湖環山步道」全長約3.9公里,環繞「翠峰湖」四周山林,有東西兩個入口。西入口位於翠峰景觀道路里程15.5K,東入口位於16.5K,兩入口相距1公里,若只想觀賞翠峰湖,可由東入口進入,只要走300公尺木棧道,就抵觀湖平台來眺覽翠峰湖夢幻美景。若想走完翠峰湖環山步道,可考慮從西入口進入。由於西入口海拔較高,沿途較多下坡路,走來較輕鬆。「翠峰湖環山步道」沒有太大起伏,完走約需2~3小時,沿途風景美,令人徐步留駐,忘卻遠近與時間。

 

arrow
arrow

    梁華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