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泊 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環島車泊第3泊)

2021年1月16日

梁華傑

晨起食過自煮早餐後,車留在泊點-皇帝神宮,由皇帝神宮沿西坤路往龍潭湖方向徒行,再沿著龍潭湖環湖步道健行。首先來到靈鳩山寂光寺,這是心道法師修行的地方,是昨天欲踏訪的靈鷲山無極道場創辦人心道法師始修之地;然後再繼續沿著龍潭湖環湖步道繞行玩賞。

IMG_20210116_094804.jpg

位於宜蘭龍潭湖畔的靈鳩山寂光寺

與孟玲合影於潭湖畔的靈鳩山寂光寺

靈鳩山寂光寺牌匾

靈鳩山寂光寺師父正在禮佛念經,駐足片刻,耹聽佛經靜心

靈鷲山開山和尚-心道法師的早期修行歷程

靈鷲山心道法師原來也是軍人出身

今次再訪龍潭湖,比幾年來宜蘭跑馬拉松造訪時改變很多,環境已是整理的不錯,增建了環湖木棧道,視覺感觀不錯,是個休閒、跑步、健走、踏青的好地方,也可以來此尋處無人處所靜坐放空,並啜飲一杯香醇咖啡或泡上壺好茶,陶潛在淡淡咖啡香氣或茶香氣中,絕對是人生難得的半日閒。

 

 

 

 

 

 

 

 

 

 

 

 

由龍潭湖畔走189階梯上行至黃帝神宮,這條路又稱為玉清路

環罷龍潭湖,最後沿著189階梯走回黃帝神宮;189階梯又叫做玉清路,是一路陡上水泥階,走回到黃帝神宮,途中見某種藤蔓植物的氣根氣鬚由樹上垂下,有如垂簾,剎是好看。昨日來到黃帝神宮時,因於已是向晚時分,宮門已閉,因之回到黃帝神宮後,即進入宮殿內雙掌合拾參拜默禱,並隨處瀏覽莊嚴之神宮,領略神會一番古時黃帝之朝殿莊嚴。

外觀莊嚴的黃帝神宮

陽光灑落下的黃帝神宮

中午11點許回到灑滿陽光的黃帝神宮前廣場

黃帝神宮大殿

黃帝神宮青龍邊側寫

由黃帝神宮大殿望出

黃帝神宮供奉的五路財神,期望財神們賜我財福

告別黃帝神宮後來到慶和橋津梅棧道,來宜蘭這麼多次,首次來到這個景點。這座慶和橋津梅棧道有如漂浮橋側的天空步道,可欣賞宜蘭溪美麗河景,也可以來此散步運動。慶和橋津梅棧道的構建,混搭著頽廢風與工業藝術風,走在半簍空的天空棧道,隱約透視底下宜蘭溪流水,別有一番風味;慶和橋津梅棧道下的宜蘭河河濱大草原,更是放空耍廢的好地方。

 

跨越宜蘭溪上的慶和橋津梅棧道

跨越宜蘭溪上的慶和橋津梅棧道是讓行人越橋時有個安全行路空間,反成了很有特色的橋側棧道,顯得有些缺乏整理,不知宜蘭人珍不珍惜?

若能將跨越宜蘭溪上的慶和橋津梅棧道,持續維持好綠化景觀,將是不錯的城巿行銷,也是給在地人很好的休閒去處

西堤屋橋之景

因為是穿透式的設計,腳底下就是宜蘭溪

站在慶和橋津梅棧道上眺望宜蘭溪的悠悠河水

穿透式設計的津梅棧道,腳底下就是宜蘭溪,美哉啊!

跨越宜蘭溪上的慶和橋津梅棧道上,竟然設有簡易健身設施,真是令人驚訝!

通往津梅棧道上健身設施的側棧道

悠悠宜蘭溪水緩緩流向太平洋

跨宜蘭溪的慶和橋津梅棧道上之簡易健身設施,驚訝吧!

由高處眺望跨越在宜蘭溪上的慶和橋津梅棧道

陽光正美,以宜蘭溪慶和橋津梅棧道為背景來張自拍合照

很有設計造型的建築--宜蘭縣政府社會處辦公室

宜蘭溪慶和橋側的津梅棧道

很有設計造型的宜蘭縣政府社會處的辦公室,但不知實用功能為何?

這棟很有造型的建築是宜蘭縣政府社會處的辦公室

遊罷這座很有工業風的慶和橋津梅棧道後,續驅車前往安農溪分洪堰風景區踏訪。「安農溪分洪堰」的建造係緣於民國50年代(1960年代),因當時農業用水不足,三星鄉與冬山鄉屢屢發生農水爭用,幾乎大動干戈,後來政府為平息糾紛及發展農業而興建了分洪堰,將電火溪溪水一分為二,分流三星鄉及冬山鄉,化解了兩鄉用水衝突,從此讓兩鄉農民安心耕作,因此時任省席的林洋港先生將「電火溪」改名為「安農溪」。此一安農溪分洪堰水利工程的週邊風景優美,視覺開擴,可媲美四川成都的都江堰,既分水灌溉又防洪,景色秀麗又壯觀,無論陰晴寒暑,任何時分來此,都有賞心悅目的景緻,更是長距離跑步的好地方。

安農溪分洪堰左右分流,中為行人步道,直通前方水灞

由安農溪分洪堰人行步道兩側碧草如茵,往前直行直通攔水灞

愈接近攔水灞水流愈湍急

攔水灞處水流湍急,浪花翻白

回首來時路,安農溪分洪堰分流兩側,溪水奔騰,碧草如茵,視野開擴

安農溪分洪堰分洪處的攔水閘門

出攔水閘門後,安農溪分流兩側,水勢湍湍,急奔向前,潤澤萬頃良田,造福蒼生,這才是政府之應為

安農溪分洪堰攔水閘門前的景像,沙石淤積成高灘地,若不時時疏浚,恐危安農溪分洪堰,今人宜務實疏浚,護持分洪堰之永續

安農溪溪水過分洪堰攔水閘門後,如萬馬奔騰,激石水湍,水花散飛,這是冬季枯水期,若為雨季,其勢將更為壯觀,希於夏日雨季擇時再訪

回望安農溪分洪堰與攔水閘門,激水漂石,萬馬奔騰,水花飛射,勢如長虹

 

 

 

 

 

 

 

 

 

環行安農溪分洪堰一大圈,遊罷安農溪分洪堰諸景已近黃昏,且寒風四起,即時登車馳往今晚的泊點-長埤湖,行駛長埤湖途中下起了寒雨,抵達長埤湖畔大客車停車場停妥車後,打著傘去長埤湖畔走走,因寒雨紛飛,冷風颼颼,又是黃昏,夜幕低垂,且無任何遊人,放棄了環湖走賞湖景,僅在湖畔走走即回至停車場,將車開到已閒置的停車收費亭廊道邊上,藉廊道遮避風雨,並煮食晚餐及準備夜泊。

長埤湖-山青水秀,水漾綠波,波光粼粼

雲霧飄渺,氤氳繚繞,細雨紛飛,倍覺春寒料峭

在廊道下避雨煮食及享用晚餐時,上網查氣象資訊,得知此區域自今夜起轉為陰雨天氣,且降雨機率高達90%,夜泊於此,明日則因天雨將無處行山觀景,就算冒雨行山不僅無法盡興,且將狼狽不堪,經與孟玲商議後,決定向南挺進以脫離雨區。因此,在長埤湖畔食用晚餐、收拾妥當後,即驅車向南循蘇花改行駛,出了蘇花改後雨勢趨緩,過了和平已是無雨,遂決定至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夜泊。

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時已晚上九點多,遊客中心周邊已然一片漆黑,沒有任何燈光,連厠所也是黑漆漆,暗黑寂靜是個安靜的好泊點。細查觀之,停車場內約有十餘輛車,判有56輛車是車泊族,且其中一輛已張開車頂帳,又有些微燈外洩,人影晃動,確定是泊友。覓妥停車位泊好車後,持太陽能手燈去如厠盥洗,近厠時燈忽大亮,原來是為了節省能源裝設了動態感測燈。一切妥適後,進入車泊就寢模式,享受這一夜無風無雨的安靜恬適。

 

龍潭湖

位於宜蘭礁溪的龍潭湖,原名「大埤湖」,又稱為「大陂湖」,距宜蘭市區約6公里,湖面將近20公頃,是宜蘭五大湖中最大的天然湖泊。龍潭湖三面環山,景色秀麗,是「蘭陽十二勝之一」,環湖道路綠意盎然,繞湖一圈約2.8公里。

龍潭湖週邊廟宇眾多,其中位於龍潭湖畔山麓上的黃帝神宮最負聖名,主祀上太道祖軒轅黃帝,民國66年開始籌建,是相當清幽的軒轅教聖地。黃帝神宮前有一相當大的廣場,是眺望湖光山景的絕佳地點,循階而上,體驗當地山林之美。

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現存最古老且依舊在灌溉田疇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由魚嘴、飛沙、寶瓶口三部分組成。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則為洩洪、排沙和調節水量;寶瓶口則為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這一帶風景優美,有不少名勝古跡,是覽勝旅遊聖地。

靈鷲山寂光寺

位於龍潭湖環湖路上,為心道法師最早成立的修行道場。宜蘭為宗教人文薈萃之所,許多佛教著名法師如星雲法師、惟覺老和尚、心道法師都曾在宜蘭閉關修練。其中心道法師先後於宜蘭礁溪圓明寺閉關,再到箣仔崙靈山塔,之後再輾轉到龍潭湖畔進行塚間修,並開始傳法接眾佛行志業,創立靈鷲山祖庭-寂光寺。

1977年,29歲的心道法師為求更深禪關,從靈山塔翻山越嶺來到箣仔崙山後的龍潭湖畔,搭一簡易茅棚棲身,並取「生死無常、如夢似幻」之意,命名為如幻山房,於此每日禪坐二十小時以上,夜不倒單,日中一食,力行頭陀苦行,前後長達四年。期間慕道來訪者日益增多,漸有信眾皈依,有僧俗二眾跟隨精進,於如幻山房外增設瓦屋充作殿堂,取「常寂光淨土」-佛所居之國土,命名為「寂光寺」。而後為更進一步探求心性,心道法師決意斷食閉關,審除內心細微無明疑惑,但因來訪信眾多,為求道業精進,於1983年離開了寂光寺轉往福隆,並於1984年成立靈鷲山無生道場,寂光寺即成為靈鷲山祖庭。

慶和橋津梅棧道

跨越宜蘭河的慶和橋因橋面未設置人行道,因此在橋身北側附掛興建平行棧道,長約208公尺,是學子上下橋的重要安全廊道,也是社區居民跨越宜蘭河的步行走廊,棧道由建築師黃聲遠設計,鋪面鏤空,走到中央往下可看見宜蘭河美景,如同行走在天空,因此被有「天空步道」美稱。津梅棧道於2008年啟用,棧道上方有造型特殊的蘆葦燈飾,蘆葦燈飾隨著蘆葦擺動搖曳,構成一幅與起伏天際線、遠方山稜相呼應的意象。棧道上種植台灣原生種植栽成為「綠色隧道」,延續宜蘭河畔原野自然景觀。

安農溪分洪堰

蘭陽發電廠所排放出來的水流,灌溉了三星的農田,這條溪流叫做「電火溪」。電火溪到了大洲附近,一分為二,河水透過隄堰導流,分別灌溉羅東、三星及五結農田,所以又改名為「安農溪」。安農溪分洪堰則係位於蘭陽平原沖積扇西端的扇頂處,原名為「叭哩沙喃」,為平埔族噶瑪蘭人聚居的叭哩沙喃社。「安農溪分洪堰風景區」又稱為「湧泉公園」,佔地約2公頃。安農溪線自行車道,從水源橋至安農溪分洪堰風景區,全程8公里,田園景觀映眼,慢騎散遊,怡人怡性。

 

上一篇:第6泊 宜蘭龍潭湖黃帝神宮(環島車泊第2泊)

下一篇:第8泊 玉里媽祖宮(環島車泊第4泊)

arrow
arrow

    梁華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